白蚁的工蚁补充的触及了白蚁社会运作的核心机制。白蚁工蚁的补充是一个高度有序、由群体需求调控的过程。
简单来说,白蚁工蚁的补充主要通过 蚁后持续产卵,并由这些卵孵化出的幼虫根据群体需要分化(发育) 成为工蚁。
下面是详细的补充过程和机制:
一、 补充的源头:繁殖蚁的持续产卵
白蚁群体的核心是蚁王和蚁后(初级繁殖蚁)。蚁后的主要职责就是充当“产卵机器”,它每天能产下成千上万的卵。这些卵就是所有工蚁、兵蚁以及未来繁殖蚁的源头。
二、 补充的关键过程:幼态延续与 caste 分化
白蚁的发育方式被称为 “幼态延续”。这意味着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并不直接变成成虫,而是会经历多个幼虫龄期,其发育方向(即最终成为工蚁、兵蚁还是繁殖蚁)是不确定的,并且可以受到群体需求的调节。
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路径:
调控分化的关键因素:
1. 信息素(外激素)调控:这是最主要的调控机制。
抑制性信息素:蚁王和蚁后(特别是蚁后)会释放一种信息素。这种信息素被工蚁和兵蚁舔舐后,在群体内通过交哺喂食传递。它能抑制其他个体发育成为繁殖蚁,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幼虫会发育成工蚁和兵蚁,维持群体的稳定和劳动力。
需求反馈:当群体中的工蚁数量不足时,这种抑制性信息素的浓度会相对降低(因为传递的个体变少了),或者幼虫接收到的照料减少,这会“通知”部分幼虫向工蚁方向发育。
2. 环境因素:食物种类、温度、湿度等也会影响分化方向。
3. 群体需求:如果工蚁大量死亡(例如被天敌捕食或人为防治),群体会紧急调整分化策略,促使更多幼虫发育为工蚁以补充劳动力。同样,如果兵蚁不足,部分工蚁或幼虫也可能发育成兵蚁。
三、 特殊的补充机制:补充型繁殖蚁
在一个成熟稳定的群体中,工蚁的补充主要依靠上述的初级繁殖蚁(蚁王蚁后)产卵和幼虫分化。
但如果原始蚁后死亡、衰老(产卵量下降)或群体变得过于庞大(信息素无法有效覆盖所有个体),就会启动一个后备计划:
一些工蚁或若虫会打破抑制,发育成为补充型繁殖蚁(也称为第Ⅱ型、第Ⅲ型繁殖蚁)。
这些补充型繁殖蚁没有飞行能力,体色较浅,但具备繁殖能力。
它们可以迅速接管产卵任务,确保群体不会因为失去蚁后而崩溃,并能继续补充工蚁。
总结一下:
白蚁工蚁的补充是一个动态、智能的过程:
1. 源头是蚁后持续不断产下的卵。
2. 方式是幼虫通过“幼态延续”,在群体信息素和环境因素的调控下,向工蚁方向进行分化发育。
3. 保障是当核心繁殖蚁出现问题时,部分工蚁或若虫可以“升级”为补充型繁殖蚁,继续为群体生产工蚁。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彻底灭治白蚁如此困难——你必须消灭整个繁殖系统(包括隐藏的补充型繁殖蚁),而不仅仅是看到工蚁。只杀死工蚁,巢穴会很快生产出新的来替代它们。而饵剂系统之所以有效,正是因为利用了工蚁取食并回巢喂食其他成员(包括繁殖蚁)的习性,从而从根本上摧毁整个繁殖和补充体系。
本文出自:扬州白蚁防治中心
上一篇:怎么判断白蚁已经破坏了建筑物
下一篇:没有了!